-
时间:
2020/12/17
-
来源:
多彩贵州网
12月17日,记者从贵州省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获悉,贵州省财政厅以绩效管理为“龙头”,将绩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以“实、严、强、深、真”五字方针不断强化事前评估评审、绩效目标编制、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评价、评价结果应用五个方面,全力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做“实”事前评估评审。通过制定《贵州省省级财政投资评审工作规程》,进一步加强项目事前评估评审,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着力提升部门绩效意识。2018年以来,省财政厅共完成评估评审项目378个,送审金额53.9亿元,审定金额41.3亿元,审减额12.6亿元,审减率23.4%。
同时,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加大预算评审工作力度,推动评审实质性嵌入预算管理,大幅剔除项目预算申报中不合理支出,挤出项目预算编制的水分,促进了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为部门预算安排提供了重要依据。2020年,全省各市县预算评审送审金额560.7亿元,审减金额98.6亿元,审减率为17.6%。
做“严”绩效目标编制。把好事前关,突出绩效导向。2017年以来,贵州省级部门连续四年度实现绩效目标编审全覆盖。2020年,完成112家省级部门1195个项目绩效目标编审工作,批复102家预算部门1128个项目绩效目标,涉及财政资金650.1亿元。同时,按5个险种分别编制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绩效目标,涉及资金收入560.1亿元,资金支出514.7亿元,实现预算绩效管理“四本”预算全覆盖。预算部门在下达省对下转移支付时,会同省财政厅同步分解下达省对下转移支付绩效目标,确保财政资金绩效管理不留“空白”。
2020年,全省各市县开展了绩效目标管理,涉及财政资金2664亿元。其中,项目35270个,资金946亿元,部门整体5266个,资金1718亿元。
做“强”绩效运行监控。建立部门日常监控和财政重点监控相结合的绩效监控机制,省级各部门开展了绩效运行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双监控”。全省各市县全面推进绩效运行监控工作,2020年,共对19750个项目开展了绩效运行监控,涉及资金810亿元。
同时,加强对财政扶贫资金进行全流程监控,截至目前,录入2020年度专项资金项目9077个,填报绩效目标9051个,涉及财政资金478.3亿元,每月通报绩效监控情况,督促市县整改绩效目标填报不规范、绩效目标运行偏离等预警信息210条,有力助推扶贫资金目标实现。
做“深”绩效评价。强化预算部门支出责任和主体责任。2020年,完成106家省级部门2019年度的绩效自评工作,涉及项目498个,资金544.1亿元,实现省级部门绩效自评全覆盖。今年,省财政厅委托25家第三方机构对11家预算部门的17个项目开展财政重点绩效评价,涉及财政资金231.6亿元。对省民政厅、省粮食和储备局、省戒毒局等3家部门开展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试点。
同时,完成了12大产业项目和19支省级政府投资基金的财政重点绩效评价,涉及资金307.8亿元。近三年来,省财政厅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共委托71家第三方机构对188个省级财政专项项目开展了财政重点绩效评价,涉及资金1696.1亿元,实现省级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全覆盖。
2020年,全省各市县开展绩效自评项目19075个,涉及资金1028亿元;开展财政重点绩效评价项目996个,涉及部门整体184个,资金217亿元。
做“真”评价结果应用。2019年、2020年开展绩效评价后,印发财政重点绩效评价项目整改通知,要求被评价部门针对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对照问题逐条进行整改。截至目前,30家部门完成了68个2019年评价项目的问题整改。
此外,结合零基预算改革,优化支出结构,削减或暂缓安排资金600亿元;将2019年财政重点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到2020年预算编制中,涉及项目64个,22个项目绩效评价结果良好,根据项目实际需求给予支持,资金17亿元;7个项目评价结果不理想减少了预算规模,资金25亿元;2个项目到期或低效无效而被取消,资金3000万元。2020年的评价项目提出增加预算规模项目的3个,保持预算规模的项目33个,减少预算规模的项目3个,取消或整合的项目10个,调整政策的项目2个。相关评价结果建议,已应用在2021年预算安排中。
记者:张亚
编辑:卢彦竹
编审:杨勇
相关推荐
-
文件[017796310]中模块[down]的模板内容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