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
2020/12/17
-
来源:
多彩贵州网
“通过人大审查、审计监督、信息公开、目标考核等措施,提高了部门对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视程度。”12月17日,记者从贵州省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获悉,近三年来,贵州不断加强绩效监督,通过内外联动协同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形成了多方联动的工作机制,促进了全社会“讲绩效、用绩效、重绩效”的良好氛围。

充分发挥人大绩效审查的监督作用。严格落实《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和《关于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指导意见》,主动将重点项目绩效目标、绩效评价报告随预决算草案报送省人大,同步向社会主动公开。人大绩效审查力度、范围和深度不断深化拓展,2018至2020年,经贵州省人大预算审查并公开的重点项目文本和绩效目标数量逐年拓展,已从10个增加到30个,经人大决算审查的重点绩效评价报告从6个增加到10个。
充分发挥绩效审计的监督作用。加强与审计部门协调联动,充分发挥两个部门的职能作用和各自优势,确保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针对审计提出的问题,贵州省财政厅及时督促预算部门落实主体责任、完成问题整改,并作为预算绩效管理重点评估的重要参考。
同时,畅通社会公众参与绩效管理的渠道,主动在“贵州改革”公众号向社会公开《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工作调研》,调研报告被评为2019年中共贵州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
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按照贵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及省直目标办考核要求,2019年起,将90家省直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纳入政府考核体系,对2019年度工作开展较好的59家省直部门进行通报表扬。同时,按照《贵州省省管领导班子和省管干部年度考核办法(试行)》,将考核评估结果作为省委组织部对省管领导班子和省管干部考核等次的重要参考。
通过三年时间的不懈努力,贵州省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用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管理理念基本形成,注重财政资金配置效能的制度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绩效评价范围逐步拓宽,绩效信息报送同级人大审阅已形成规范,政府新理财思想的公信力进一步提升。
记者:张亚
编辑:卢彦竹
编审:杨勇
相关推荐
-
文件[017796311]中模块[down]的模板内容为空!